我們倡導“認真、服務、分享、共贏”的服務理念,客户滿意是公司活動的核心,用心呵護,放心託付,帶着責任,帶着堅韌的物流信念,我們將傳遞更多........
一、弟子規簡介:
《弟子規》原名《訓蒙文》,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(公元1662年至1722年)以《論語•學而篇》“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泛愛眾,而親仁,餘力學文為中心”,具體列述弟子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。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《訓蒙文》,並改名《弟子規》,是啓蒙養正,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,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。
二、制度文化:
員工的優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圍的薰染、陶冶中不知不覺形成的,而國學精華是薰染、陶冶員工道德品質的最好材料,為此,在職工中開展學習《弟子規》等傳統文化教育活動,將《弟子規》融入企業文化很有必要。
在職工中開展學習《弟子規》等傳統文化教育活動,在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,又可以培養員工的優秀品德,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,使職工在德行上受到啓迪,提升職工的思想道德水平,增強職工的責任心和凝聚力,可以促進安全生產。
在具體實施上,可以充分利用班前會和週一安全政治學習時間,學習《弟子規》一書,收看《弟子規》和中華傳統文化講座,從孝、信、愛、仁、學等方面對員工進行心靈上的洗滌,使員工在家庭生活、安全生產活動乃至人生中都受到很好的教益,同時,還可以將《弟子規》延伸至井下,摘錄其中的語句,噴寫在管路上或制作牌板,例如:身有傷,貽親憂;德有傷,貽親羞(意思是如果身體有所不適或受到損傷,就會讓父母為我們擔憂;如果德行上有了缺欠,就會使父母感到丟臉),對員工進行耳濡目染的教育,使員工為了親情注意自身安全、加強德行修養,達到提升幹部職工綜合素質的目的。
三、行為文化:
企業每年新招職工都必須去往“承德幸福道”進行為期3天2夜的中國傳統文化《弟子規》學習,對員工進行耳濡目染的教育,使員工為了親情注意自身安全、加強德行修養,達到提升幹部職工綜合素質的目的。
為不忘初心,企業職工每天清晨集體朗讀《弟子規》以經歷了兩個春秋其中: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(看見他人的優點或善行義舉,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,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,也要下定決心,逐漸趕上。)
四、企業精神:
實幹家、PK互進、積極主動、相信團隊、同力共贏
五、發展戰略:
運作流程化、服務專業化、產品人性化、經營品牌化
六、價值觀:
為客户創造價值、為員工贏得尊重、為行業貢獻智慧